【表面活性剂NP-10】
两种互不溶的液体,一种以微粒(液滴或液晶)分散于另一种中形成的体系称为乳状液。形成乳状液时由于两液体的界面积增大,所以这种体系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为使乳状液稳定需要加入第三组分—乳化剂以降低体系的界面能。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起乳作用。乳状液中以液滴存在的那一相称为分散相(或内相﹑不连续相),连成一片的另一相叫做分散介质(或外相﹑连续相)。乳化剂是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和形成单分子界面膜使乳状液稳定的。在乳化作用中对乳化剂的要求:a:乳化剂须能吸附或富集在两相的界面上,使界面张力降低;b:乳化剂须赋予粒子以电荷,使粒子间产生静电排斥,或在粒子周围形成一层稳定的﹑黏度特别高的保护膜。所以,用作乳化剂的物质须具有两亲基团才能起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能满足这种要求。固体粉未使乳状液稳定的原因在于,聚集于界面的粉未增强了界面膜,这与界面吸附乳化剂分子相似,故固体粉未料子在界面上排列得越紧密,乳状液越稳定。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具有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大的能力,且此时溶液呈透明状,胶束的这种作用称为增溶。能产生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叫做增溶剂,被增溶的有机物称为被增溶物。